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造板工业不断发展,产品的生产技术、产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令人嘱目的变化,在林业产业中已形成了一个从生产到流通、服务的新兴产业部门,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林业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据有关统计,我国人造板工业80年代平均每年以 15%的速度增长,90年代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国内同期GDP增长率。至200l年,全国已建成投产的人造板厂超过6000余家,规模较大的约500家,设计生产能力约3000万m3/a,200l年总产量达2110.82万m3/a,较前一年增长约5.45%。形成了以胶合板、刨花板和中纤板为主的人造板工业构架,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我国是人造板生产和消费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据专家预测,2005 年我国对人造板的需求量为2805万m3,2010年为3285 万m3。在目前国内商品市场普遍处于过剩的状态下,人造板工业是我国少有的消费量增长大于生产量增长的行业之一。 因此有关专家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预测分析:我国的人造板工业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人造板是指木材或非木质材料(如蔗渣、葡萄藤等)经过破碎,再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产品。现今市场上的人造板主要分为:木材人造板和竹材人造板两类,还有部分以禾杆等非木质材料为原料的人造板。
木材人造板
木材人造板是以木材或木材废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物理化学处理和机械切削,加工成各种不同形状的结构单元,再经过组坯或铺装成不同结构形式的板坯胶合而成的板状材料[2]。木材人造板缓解了木材资源缺乏的压力,是一条利用速生材、小径材,提高木材利用率的好路子,并基本上克服了木材的一些自身缺陷,实现了小材大用,劣材优用。
木材人造板主要包括木质胶合板、木质纤维板和木质刨花板三大类。
其生产工艺分别为:
胶合板: 原木→截断→剥皮→蒸煮→旋切→干燥→涂胶→组坯→预压→热压→截边→砂光→检验→入库
纤维板: 剩余物→削片→预热蒸煮→热磨→气纤分离→干燥→施胶→铺装→预压→热压→截边→砂光→检验→入库
刨花板: 剩余物→削片→刨片→干燥→筛选→施胶→铺装→预压→热压→截边→砂光→检验→入库
木材人造板是现今市场上的主要人造板材,是制作家具,室内装饰等的主要材料。
竹材人造板
竹材人造板是以竹材或竹材废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物理化学处理和机械切削,加工成各种不同几何形状的结构单元,施胶后组成不同结构形式的板坯胶合而成的一类人造板材。它基本上消除了竹材的各向异性、材质不均和易干裂的缺点;可以做到不生虫、不霉变和不变形。
竹材强度大,刚度好,耐磨损,是一种优良的工程结构材料。早在远古时代,人们用竹材造竹楼,作建筑脚手架、竹梯、水管等,均为原竹利用。到了现代人们开始用竹子制造竹编工艺品,如竹编果盘、竹花瓶、竹编动物造型等;竹子工艺品,如竹鱼杆、礼品竹扇、鸟笼、竹手杖等;竹制日常用品,如竹筷、竹席、竹签、竹家具等。其中竹筷和竹席已成为林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竹子的深度开发一一竹材人造板的研究开发,却相对滞后。我国竹材人造板的开发始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80年代初期,由于森林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频,森林资源的保护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竹子作为一种一次栽种永续利用的代木材料,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开发,竹材人造板有了长足的发展。今天,竹材人造板已在建筑、包装、车辆、室内装饰、家具等领域广泛地替代了木材和木材胶合板。
由于竹材本身是种材径小、中空、壁薄的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竹材的使用,而竹材人造板的研发,使竹材成为了一种大幅面、高强度的平面或型面材料,使我国竹材资源进入了工业化利用的时代。
竹材人造板主要有:竹席胶合板、竹帘胶合板、竹材胶合板、竹层积板、竹碎料板和竹复合板等。
竹材人造板的主要生产过程为:
构成单元的制备→构成单元的干燥→构成单元的施胶→组坯与热压→竹材人造板的加工。
我国最早开发的竹材人造板是四川的竹编胶合板,主要用作包装箱板,也有少量用作建筑模板。80 年代后期,湖南开发了竹席竹帘胶合板作建筑模板,浙江开发了竹材层压板作车厢底板,南京林业大学开发了竹材胶合板作车厢底板和建筑模板。这些板材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现在已在建筑和车辆上广泛使用,反映良好。进入 90 年代后,各地相继开发了高强覆膜竹胶板和竹地板,均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广泛使用于建筑模板和室内装饰上。而竹材碎料板虽有开发生产,但未形成规模。竹材复合板则大都停留在研究试验阶段。现在全国共有竹材人造板生产厂家200多家,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四川、江西、守徽、福律等省。
浅谈竹材人造板与木材人造板的区别
信息来源:wood-china.com 时间: 2011-12-09 浏览次数:297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木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