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材网 - 木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价格行情 | 技术前线 | 行业标准 | 专家看市 | 政策法规 | 选材指南 | 营销策略 | 企业新闻 | 商业数据 | 技术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木材百科 > 水墨画般的徽州古城——浙江安徽木文化之旅(三)
B.biz | 商业搜索

水墨画般的徽州古城——浙江安徽木文化之旅(三)

信息来源:wood-china.com   时间: 2014-06-19  浏览次数:512

    在领略了黄山如水墨画般的奇石美松,又感受了黄山上骤变的天气后,一行考察嘉宾更能体会到造就了古徽州建筑的雕栏玉砌和粉墙黛瓦的不仅是这里浓重的人文气息,也因为这里阴雨多变的天气。
  在木文化考察的最后一天里,我们来到了古代徽州府的所在地——歙县古城。歙县古城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同时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这里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这一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单德启教授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他的讲解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徽派建筑和徽州文化。
  嘉宾们首先参观了刚刚修葺一新的歙县府衙。歙县的政府大楼之前曾修建在这里,拆迁后在这里原址原图重建了歙县府衙。重建的歙县府衙秉承了明代的遗风,重材质而轻装饰,梁架多用料硕大,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民间称之为“冬瓜梁”。
  与歙县府衙遥遥相对的是“南谯楼”,始建于隋末,为歙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历代均有维修。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南谯楼三重三开间,高约2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重檐高脊,紫墙青瓦。下为门厥,门阙宽4.5米,左右各有木柱13根。每根柱围1米余,每柱均呈10度左右斜倚墙壁,用以支撑大梁。现存的南谯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其中的“排栅柱”是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虽历经风雨,多次修缮,但古制古风依旧,为江南一座有名的古谯楼。
  在歙县古城的中心,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坊,它是明代万历年间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的。歙县人许国是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重臣,因云南“平夷”有功,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许氏衣锦还乡,当年即立此坊,故坊上镌有“恩荣”、“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字样。字为馆阁体,明书法家董其昌书刻。许国石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形,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是仿木构造建筑,有脊、吻、斗拱。石料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石料质地坚硬,粗壮厚度。无论石柱、梁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石坊成双结队的彩凤珍禽,翱翔雕梁之间,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十二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
  行走在歙县熙来攘往的的主干道上,倏尔一转,进入了一条窄巷,这里就是著名的斗山街。斗山街之名得于所依之山,因七丘相连,状如北斗七星排列,称为斗山。斗山街上的建筑建于明清时期,有典型的徽州名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叶氏贞洁坊等等,巷内徽商住宅成群连片,一派明清幽静的景象,犹如一幅幅长长的历史画卷。斗山古街长约一华里,曲径通幽,一色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
  考察的最后,我们来到了歙县古城边上的渔梁坝,它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渔梁坝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徽州的都江堰。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坝长 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
  参观了这些古老的遗迹,不禁令人赞叹古人的智慧,这一段的木文化之旅也即将划上句号。嘉宾们将会带着这几天对徽州人文、建筑、美食和风景的深深感触前往合肥市,参加徽州传统民居木文化国际研讨会,在那里更深刻的探讨和学习徽州文化的精髓。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木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