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年来,各种因装修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屡屡发生,同时随着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家庭装修中更加重视节能环保。据统计, 人的一生中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但目前我国的家庭装修污染现象依然非常严峻。作为家庭装修中的污染主要来源,装修材料是否环保引起了人 们的重视。搜狐家居特此联合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检中心举办“低碳节能 环保装饰装修材料系列访谈”,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节能环保材料讯息,减少家庭装修过程中在材料选择上的误区,是家庭装修更环保、更低碳。
【时间】:10月11日
【地点】:搜狐大厦演播室
【嘉宾】: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检中心主任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宋广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杨冬江
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竹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林海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欢迎各位嘉宾作客搜狐演播室,我们今天的访谈主题是“家庭装修中竹产品的使用”,就我个人的感觉,目前家庭装修中更多应用的是木制或者板材的产品,那么竹材产品目前发展是什么样的状况?
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海
林海:从资源上讲,整个竹资源其中非常好的一个品种叫毛竹,这个竹种全世界95%分布在中国,为中国的竹资源利用提供了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可以说是得天 独厚的。经过了20几年工业化的研究和生产,这项加工技术、应用技术已经在全世界领先。我们也被很多国家邀请,借鉴这些竹种如何开发利用,在这些方面我们 处于领先水平。随着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竹材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建筑装饰领域。中国人对竹子一直以来都有亲近感,代代相传,当然这是自然属性,当它 变成商品属性之后,对消费者来说就要有价值,竹子本身是一种材料而已,怎么加入设计师的智慧,把它变成更有价值的东西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毛竹95%产在中国,中国的竹资源还是很丰富的,那么竹材产品和木制产品相比有哪些优势?
林海:木材和竹材都是森林产品,都是环境材料,木材也是可再生的资源。环境材料有一些特性,第一个是生长、砍伐、利用,另外可再生循环,木材和竹材都能 够满足。但是竹材是生长周期非常短而且长的很快,大概两个月可以长20米,是世界上长的最快的材料之一,三年到四年就可以成材使用。而木材的生长周期则很 长,一片森林要生长30年、50年才能成林,只要竹林合理的开发,可永续利用,竹材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它的力学性,可能比有些木材好得多,它的纹理通直, 做成一些装修材料会感觉到很有秩序,对现代生活来说,更适合现代的家庭装修,我们做的很多工程都受到设计师的肯定和消费者的欢迎。
主持人:竹材的生长周期快,那么成本会相对会降低一些?
林海:刚才谈到消费者非常关心的价格问题,要不要花更多的钱、去哪儿采购、性价比如何。我们做个比较,从材料的质量和物理性能应用,和橡木做个对比,橡木是非常优质的材料,竹材在密度、颜色、价格基本上于橡木接近,而且比橡木还要低,竹材是非常好的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主持人:宋主任您觉得竹材和其它木质产品相比有哪些优点?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检中心主任 宋广生
宋广生:实际上中国人传统使用木材比较多,以前竹材跟家居有关的产品包括用竹子做的沙发、凉椅这种比较多,真正把竹子做成产品最早接触是竹地板,十年前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就在推。竹板材、竹家具这一块的市场和木材相比有很多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适合现代人们对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要求,特别是09年哥 本哈根会议以后全世界都知道一个词,“低碳”。低碳在我们装饰行业怎么体现,在家居行业当中怎么体现?老百姓节点儿水省点儿电是低碳,实际有更大一块可以 做到低碳,做到环保,就是家居装饰装修。这块仅仅低于买房子买车的投入,有的比买车的投入还多,这一块投入如果能做到低碳,对国家的贡献、对世界的贡献、 对环境的贡献都是最大的,这里面从09年一直到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推广以竹代木,用竹材代替木材进行加工装修、室内装修、城市建筑装修。竹子是中国最多 的材料,最大的资源,而且竹材和木材来比既有木材有的特性,也有木材不具备的特性,比如生长比较快。有些木材做不到的地方竹材可以做到,我曾经在林总办公 室看到一个国外设计师设计的一把椅子,那个和木椅子设计的一样,都是木条的,坐下来以后这个木条是有弹性的,随着身体有弹性,很舒服。甚至做一个工程要求 音乐厅里面能够听到材料反射的回声,这种要求木材做不到,木材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在国际上的公共建筑,推广低碳装修,提倡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全国推广竹材 装饰装修是最大的活动。
主持人:竹材在阻燃、防潮、防霉方面有没有优势?
林海:对于竹材产品,消费者的观念正在转变 过程中。现在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这个时候老百姓开始感觉到环保关系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利益。这种意识提高以后他就会考虑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能够 更多的保护森林资源,用可持续的材料,环境保护逐渐深入中国民众的心理。这两年我感觉老百姓买东西对可持续材料、绿色的材料、低碳节能的材料开始关注,这 是我看到的变化。竹子生长非常快,它的根系非常发达,大量吸收土地的水分营养,竹子里面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非常多,细菌生长需要营养,所以霉变这个问 题比较容易发生,但是现代科技可以把这些问题在工厂之前就解决掉,深圳空气湿度大概在80%上下,非常潮湿,深圳这样的环境不仅是竹子,其它材料同样会发 霉。我们和大学研究了环保型的防霉技术,08年世博会上德国设计的竹子建筑,由于对中国竹子不是很了解,把这个装到世博会上,后来开始发黑,我们派一个专 家小组去解决,解决得非常好。
主持人:目前竹材设计方面也越来越被重视,请杨教授给我们谈一下,在设计这方面您应该是更有权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杨冬江
杨冬江:实际上中国人应用竹子还是很早的,以前生活当中接触的有很多竹制品,比如小孩的童车、竹筐、竹篓,很多充满东方智慧的东西我们一直在应用。竹材 在中国的发展主要问题是由于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这几十年以来我们需要一些便捷的手段,别人已经掌握的技术我们直接来应用以便快速发展我们自身,我们更多 去搞大规模的建筑也好,室内装修或者家具也好。从国际上的趋势来看,国外开始回归到像竹子这些比较环保低碳的材料,这个过程还没走完,我们现在整个发展速 度太快,国外最新的东西我们还没有学到。
这次清华大学的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专门有一个知竹单元,由清华美院的杭间副院长和香港设计中 心的刘小康先生策划的,不同的单元里面阐述了竹子不同的内涵和它的创新做法。过去对竹子的认识更多从审美和心理上对竹子加以赞美或者来使用,而西方现在反 倒是大规模开始应用。95%的毛竹都在中国,慢慢大家认识到我们这个资源优势以后,我想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这里面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循环,这个产业链有企 业、有设计师、还有大众,这三个产业链运转起来,我想竹材的推广一定也会像西方一样走入正轨。在三年展知竹单元里面看到印度设计师做的各种坐具、生活用 品,也有荷兰设计师做的自行车,也有香港设计师在柏林艺术节做的竹亭。台湾专门有一个工艺发展研究中心,专门做了一个竹计划,鼓励竹子的应用。而且竹子据 我们了解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台湾的竹子和浙江的竹子是不是有一些区别?
林海:台湾的竹子除了和大陆的毛竹一样的品种,还有一种贵竹,大概有5万公顷的竹林,日本有13.65万公顷的毛竹。日本的竹子是1611年移过去的。
林海:竹子长成之后,经过风不断的刮,它的纤维长在外圈,纤维在刮的时候一边是抗压的,一边是抗拉的,是进化非常合理的力学材料。
杨冬江:90年代SOHO开发一个产品,当时日本的建筑师威严武做了一个竹剑,在长城脚下的公社。当时在竹子里面灌混凝土插钢筋。巴厘岛专门有一个绿色 学校都是用竹子来搭建的,没有用其它一些手段,从它的耐久性到坚韧度也没有问题。竹子对于设计师来讲并不是说产业链的推广循环,现在对于竹子的研发生产企 业肯定是走在设计师前面。材料是设计跟建造的基础,有了好材料设计师才有更多的表达的元素和手段。台湾有竹文化推广,我们国内可以有一个实用性、创新性的 推广,让老百姓应用,设计师看到竹子应用的作品才能继续使用它。包括我们的家庭装饰也好,各种各样的风格也好,各种各样的材料手段也好都是有了很好的应用 以后才能流行起来。
竹子现在在推广当中很多设计师并没有完全了解到它的一些优点跟特性,包括如何去应用。如果设计师想继续深度设计它, 我们怎么找得到这些材料?比如我想做一个椅子,今天认识林总,不认识林总之前我们很难想到哪儿去找。国外的加工是不是更多一些,国内设计师如何去应用,两 边的对接需要一个平台来推进它,我国产量这么高又是一个速生材料,可以大量推广。欧洲并不是原产地,但是已经看到这个材料的优势,我们这方面稍微落后一 些。
林海:杨教授刚才给我解开了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想,我们从事竹子的宣传推广包括行业的应用发展,可以说运用的炉火纯青,为什么一直是国外使用,这是一个问题。第二,现在我们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非常多的环境建设是国外设计师来做。
杨冬江:就是两边的对接,我们今年在这五个单元里面公众关注度最高的就是知竹单元,竹子本身是中国亚洲特有的材料,运用传统材料再进行创新实际上特别能 够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一直在策划,包括这个单元的策展人刘晓康先生是香港设计中心的副主席,他一直在研究竹子的生产研发推广,最大的遗憾没有找到您那 儿。我们展厅里面搭建了一个竹棚起展示作用,专门从香港请的工人技师来给搭建。
宋广生:我们跟林总接触的这一段时间也发现,好的技术和产品需要有一个出口。
杨冬江:竹材的加工制作已经做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跟百姓接触的产品还不够,材料已经有了。
宋广生:可以代替钢材、木材,但是缺一个通道,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建立一个通道,把林总的产品通过室内装饰和设计师让它走到城市建设当中,走到家庭里面 去,通过搜狐网这种大的媒体让老百姓知道竹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到更多企业看到以后才知道竹子可以做成这样,现在确实有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
林海:虽然中国有很好的技术,但是应该怎么推进应用它?通过设计师的智慧推向市场,通过装饰协会的作用来推向市场。
主持人:我们和设计师有没有展开一些合作,或者培养自己的设计师来生产一些产品?
林海:今天认识杨教授很高兴,他们是我国高端设计师,只有不断应用有一些范例让消费者不断去认识竹材产品。竹子生长有区域性,长江以南有竹子,长江以北没有竹子,北方设计师可能不是学这个专业感觉非常陌生,所以要在设计师当中不断推广。
杨冬江:竹子的特点大家还是相对比较了解,如何把材料变成产品,和生活紧密接触,这个是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现在也有很多优秀的设 计师,我想如果想把林总的企业真正做成一个全球推广者是非常现实的一件事情。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大众对审美、对风格的理解上从众心理 非常强,只有在高端设计师的引领和推动下,大家才会更多去关注这种材料。实际上这种推广应该从高端设计师着手,比如请高端设计师来了解产品,更加丰富这方 面的知识,拓展他的思路,尤其中国人运用我们的智慧能够做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作品,应当对于我们国内的设计师、全球的设计师都会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现在我 们了解只是基础材料,比如木地板这些,创新性是最需要大发展的。
宋广生:竹材在建筑装饰行业应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建筑层面,包括世 博会有几个馆是直接由竹材直接搭起来的。还有装饰用的竹地板,更多大型的公共建筑,西班牙的机场、写字楼等大型的公共建筑甚至包括大剧院马上要竣工了,里 面是特别典型的运用中国竹材的典范。还有用竹材做家具,林总推的一个口号“全竹家具引领低碳生活”,整个建筑装饰和家具用的都是竹子,这个市场更大。张齐 生院士也是竹材委员会的会长,他讲中国一个竹材能走到装饰行业,这个是最大的市场。城市建设这一块,人们生活水平很高,新买了房子要装修,现在统计每年中 国有多少房子要装修,九千万套,每年有九千万套房子要装修,加上二次装修超过一个亿,而且城市化进程会有更多的人在城市生活,室内装饰行业和家居行业现在 发展很快,而且市场很好。竹材涌入到这个行业,有设计师、有产品,这个市场才会做好。
主持人:我们竹材产品在建筑方面应用也很多,比如万科的各种项目都是使用我们的材料。
林海:王石非常重视环保,他想在地产界提出标准化的建筑,首先关注竹材,能不能尽量少用木材,保护森林资源。整个总部大楼投资20亿,这个建筑大楼尽量 少用木材,大楼15米高,里面所有的装修能用木材的就换竹材。我们和设计师讨论这个可能性,包括他设计出来的产品能不能达到要求,做很多的讨论。首先你要 有技术,这个材料非常好,可以大规模使用。万科总部用了以后没有用木材,我们不是贬低木材,而减少木材使用能够更好保护森林资源。
万科 的楼盘天津、湖南、深圳、北京的一些楼盘外墙基本都用竹材,不光室内应用成熟,我们的竹材在室外可以用20年,化学处理过程没有使用化学防腐剂以保护环 境,竹材可做成防火材料。我们做的西班牙马德里机场要求M1级防火等于中国的B级防火,我们和院校一起研究,在欧洲通过了,非常有影响力,因为设计再加上 竹材拿了英国皇家斯特林奖。还有新材料,我们做无锡大剧院设计时,它的声音要求反射不是吸音,在舞台上不用扩音器可以听到原声,10月底这个工程就要竣工 了。
杨冬江:西班牙的马德里机场本身设计师设计整个曲线造型很优美,当时我们还不太清楚是咱们国内来做的,我们以为是木材。它的防火性很强,防霉很多问题都解决了,设计师和企业互动起来,对它的推广会非常有价值。
林海:建筑上面如果做结构材料,有严格的国家结构材料的标准和规范,这方面在结构材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但是在装饰领域的应用已经在做了。设计师不了解就不会关注这个材料,了解在于有众多的技术支持。
主持人:竹材产品现在有没有国家标准?
林海:竹材发展的比较快,竹材的国家标准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一个竹藤标委会专门负责竹和藤方面的技术标准,有新产品出来要进入市场规范生产,给消费者提供 规范的检测包括使用,已经有很多的标准,地板不用说了,已经有标准,还有其它的户外材料。户外标准下达给我们,我们来做,当然还有很多企业一起来做,消费 者也好,设计师也好,都要有规范和标准,不断完善这个标准。这也是中国在很多的竹材领域里面领先于国外的关键。
主持人:在竹材产品比如地板和家具的选购上有什么样的方法?
宋广生:竹产品作为老百姓关心的,南方就是防霉的问题,北方冬天很干燥。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解决南方的发霉问题,北方的干燥问题。竹地板用的很多,竹材 这种新型材料在中国是一个创造材料,现在做系统推广有几个环节要注意。一个是消费者认知层面,家庭装修使用竹材是不是拿得出手,同样花五十万装一个木材地 板跟装竹材地板,是不是大家会更虚荣。世博会举办最成功的方面就是低碳环保理念,世博会用的最多的就是竹子。中国人的消费理念麦秸秆是要烧掉的,不用麦秸 秆装修,结果都卖到国外去了。竹家具有做成仿红木家具的很漂亮,行业的合作很重要,很多材料是国外设计师到林总那儿去研究怎么生产,不是你生产出东西让设 计师用,而是设计师提出要求。还有好多事要政府推动,我们这次推动活动有一个契机,发改委、住建部、商务部、科技部六个主要部委去年7月推广资源节约型材 料的推广大纲,在我国推广资源节约的材料,其中有一段以竹代木,而且要有税收的政策,这里缺乏实际的东西。老百姓用木材装修十万,用竹材国家补贴一万,有 没有政策鼓励使用竹材,在税收上或者在材料节约上,倾斜到我们的竹材生产,让他们多利用中国的资源、多生产低碳环保材料,这个需要全社会来关注。
林海:农民种竹、卖竹,生产制造没有问题。如果市场做得好,包括设计师,政府推动,农民种竹积极性更高,今年抚育的好明年丰收,利国利民利社会。能不能 把竹子的发展列为林业发展战略,一个是力度,除了企业本身的推动力量以外,还要通过协会、通过设计师,让竹材运用的更好、更广泛。政府公信力,是不是可以 通过政府推动让全社会重新认识竹子,低碳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减少森林砍伐。政府采购里面是不是可以把竹子纳入政府采购?第二让中国一百位市长来推广 使用竹子,可以吗?完全可以。我早上听到宋主任说中国还有市长协会,通过市长来推动,高层的领导、设计师、企业、老总们先来使用这个东西,这种榜样也是蛮 有作用的。
主持人:中国的竹材资源是很丰富的,我们竹材产品在设计创新上或者未来的应用上有什么样的前景?
杨冬江: 竹材产品肯定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刚才两位提到需要全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还有环保理念的提升。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他的消费价值观的更新改变, 现在确实我们看到大家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的理念,设计师也是更加走在前面。这次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我们的主题“设计的禅意”,提倡设计分几个层次,第一个 是要解决一般性的使用问题也就是说是产品功能的优化改进,包括如何使我们的产品或者我们的家居产品更加舒适、更加坚固、更加耐用、价格更加低廉,这是一般 形式。第二个层面涉及到审美,是心理的层面,现在流行的设计师层面人性化设计包括交互设计都是在心理层面,在价值观上有很大的提升,包括设计师要提倡,包 括媒体、国家都应该提倡,不应该只是讲求奢侈品,而是更先进的理念,这个更加深入人心。再高一个层次就是关注社会问题,包括能源、可持续发展,都是设计师 所面临的挑战和要解决的问题。竹子作为很重要的材料,设计师设计过程当中也应当遵循这种趋势来进行,我所期待的是如何深度去合作,更好的推广,起码先有一 批高端设计师能够做出一些应用,能够对广大设计师有一些带动作用,这样推动起来可以走入良性循环。
林海:高端的竹材协会包括生产企业, 我们一个产品研发历经六七年,户外材料研发将近五六年才能够从实验室走出来到真正应用,我们也是蛮投入的,希望国家在支持企业竹材开发方面,一个方面支持 企业的市场开发,以前这方面很少,老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投入、设备,给你这方面的投入,很重要的市场支持,只有市场拉动起来,农民种植肯定没有问题,而 且农民增加收入积极性很高。
第二,支持企业进行创新,这个很重要,而且要支持中国竹子行业有责任的企业,这才是问题所在。为什么消费者 对有些产品不信任,这是普遍存在的,竹材企业也是一样,小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就去山寨模仿,它要拿定单只有降低价格,也就降低了质量,包括环境方面的不达标 的问题,甲醛根本不考虑,最后给消费者带来损害。怎么样支持好的企业、龙头企业、有责任感的企业,有知名品牌的企业来做好这个行业。
宋 广生:实际行业是这样的,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竹材是最好的材料,我们在这方面需要做很多工作,林总和我们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联合搞竹材和家居设计的竞赛和展 览,这个已经在筹备当中。竹材做装饰装修没有验收标准,我们搞一个竹材装饰装修的验收标准,装饰时怎么用竹子保证质量,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新的 产品行业,竹材装饰要走的市场里扶持名牌企业,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在竹材发展当中竹制品确实也有这种鱼龙混杂的情况,国家应该扶持优秀品牌,选择知名品牌 的产品,特别竹材在北方做家具很少,在南方我看到远大的张总在世博会上24小时盖的一个馆,一个星期盖起来,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竹材做,也有消费使用和 指导的问题,作为行业协会也要做这样的工作,怎么引导使用,怎么去推动。
主持人:通过企业、设计师还有协会多方的联动来推动竹材的发展。
宋广生:同时希望搜狐这样的媒体对新材料多做推广。搜狐家居在中国家居行业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合作,感谢搜狐家居对中国室内装饰家居装饰行业的推动。
主持人:谢谢。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三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