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材网 - 木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价格行情 | 技术前线 | 行业标准 | 专家看市 | 政策法规 | 选材指南 | 营销策略 | 企业新闻 | 商业数据 | 技术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木业知识 > 长白山的最后木屋村落-原生态木屋
B.biz | 商业搜索

长白山的最后木屋村落-原生态木屋

信息来源:wood-china.com   时间: 2014-07-18  浏览次数:2239

    在大城市生活久了的人,都会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拥有一座小木屋,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出发之前,在乌烟瘴气的北京,我习惯性的到国家气象局网站查了查长白山所在的城市——吉林省白山市在未来几天的天气和过敏指数。还好,秋高气爽,过敏极不易发。一切准备就绪,我迫不及待的踏上旅程。
    大城市生活久了都会梦想着有朝拥有一座小木屋
    当车子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中,呼吸着城里永远不可能拥有的清新空气,绿色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个人。兴奋地在车窗前拍了这张照片,恍惚以为是<;非诚勿扰>;里的北海道。路边掠过的森林、小屋和葡萄园。每次出行,经常会觉得路上一闪而过的风景甚至比所谓景点还要美。这次,我没有错过。
    平常的山林在金色夕阳下这样迷人
    从来没有想到在如此普通的黄昏,如此平常的山林,在金色的夕阳下这样迷人。试图抓住这突如其来的美丽,却经常由于美丽来得太突然而手足无措,我们站在公路的大桥上,看山坳里如梦如幻的小村庄,悄悄躲进夕阳下的森林中。袅袅炊烟,更让这无名小村庄充满了童话般的色彩。好想走入这如画的村庄,亲手触摸彩色的生活。无奈她不是旅途中的主角,我们只有十五分钟的擦肩而过。
    然而旅行中总是充满未知,后面的行程中我们却意外探访了长白山脚下一座古老的木屋村落。木屋村离长白山西坡景区大门不算太远,但下公路后要经过两三公里坑坑洼洼颠簸的土路。隐秘在深山老林中,据说除了玩户外玩摄影的,很少会有游客涉足。长白山地区是满族的发源地,这里的传统民居建筑不用砖,不用瓦,不用石,而是以圆木构屋,木墙、木瓦、木烟囱,形成了独特的面貌。
    山坳里如梦如幻的小村庄
    木屋村建于1937年,目前还保留着30多座木屋,原住民们至今仍生活在原生态的木屋中。这些木屋是当年长白山的先民开疆拓土、生产、生活的历史见证,对于研究长白山历史文化有很高的价值。据说90年代一位画家在森林里写生时发现了这些建筑,是目前长白山保存最完整的木屋村,被称为“长白山最后的木屋村落”。整个村庄完全是自然状态,宁静安详。没有游人,不收门票,没有强买强卖。更没有什么喧嚣的工业、繁华的商业,甚至连农业也停留在很原始的阶段,没有大片的农田,偶尔看到几只散养的鸡鸭。
    美丽得让人手足无措
    大部分木屋的外观都已经破败不堪,如果不仔细分辨,甚至看不出与北方农村常见的房子有多大区别,但这些房子从屋顶到围墙甚至连烟囱全都是木头的,可以想象当年生活在莽莽原始森林中的山民,如何利用俯首可得的是大树,不雕、不琢、不锯,而是略施斧砍、锛削,垒垛而成这些古朴天成的木屋。电灯、电视,和每家房子上的卫星电视天线,把我们从几十年前的梦中拽了回来。村里好像很少有外人来,村民们很淳朴,时不时有人好奇地问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如果不是有当地朋友带领,我们很难闯入他们的世界
    围墙和院门也都是木制的。不知是为美观还是挡风遮雨,很多房子上都盖了这样蓝色的防雨布,初看觉得很煞风景,可在照片里还挺提色的。当地人貌似很喜欢蓝色,这些门窗显然都是新漆的,有些希腊风。这个村的大名“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村”是刚才整理照片时才知道的。这样的木屋村在长白山甚至整个东北地区都已经很罕见,吸引了很多文物专家和学者,现在已经成为长白山非物质遗产保护单位。
    木屋选用的建筑材料全部是山林中的木材,建造方法是根据建造的房屋大小,将原木两端凿刻成凹槽,然后相互咬合叠摞在一起,搭成房屋四壁的“木墙”,为了遮风挡雨木墙上还要用泥巴加固。再将松木锯成“木段”,加工成“木板瓦”,也叫“苫房板”,覆盖于房顶挡雨,再用一根完整倒木掏空成筒状立在屋外做烟囱。居住在这里的村民称这样的小木屋为“木坷垃”,延续着先人的居住习俗,砍树造屋,代代相袭,绵延至今。
    意外探访了长白山脚下一座古老的木屋村落
    林区里缺乏砖瓦石材,最得天独厚的资源就是木材,每家每户门口都能看到堆积如山的木头。但这些只是档次最低的木材,一般只用来烧火做饭。很多木屋由于经费问题以及森林保护而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木屋村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建造新的砖石房屋,如何做到既维护木屋的古老面貌又让村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吉林是全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一路上都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在老乡家里自然也不能少。蘑菇、人参也是当地特产,引得同行团友竞相购买,但人参真没比蘑菇贵多少!玉米芯应该是当地人的燃料和牲畜的饲料,纯天然的大瓜子,我们没少吃,后来据说人家是喂牛的。当地民风淳朴,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很多人羞涩地不愿面对镜头,拍房子可以,拍人不行。屋子内和其他北方农村并没多大差别,甚至和我小时候看到的农村也差不多,这样的农村不用来长白山,在北京四五十公里外的郊区就能找到,30年改革开放其实并没有给这些人群带来太多变化。灶台上一盆正准备下锅的土鸡,如假包换的绿色有机食品。
    没有什么喧嚣的工业繁华的商业
    村子很小,只有一条窄窄的土路穿过,这就是村里的主路了,小砖窑旁一条玩具般的小狗呆呆地看着我们这些陌生人。半山腰上只有两户人家,最后下山时有同伴软磨硬泡向人家买了几斤野生蘑菇,牛可能是这里最大的动物,也是村里最值钱的东西,远处的长白山在夕阳下逐渐模糊。
    原始森林,古树参天,此情此景恐怕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田园风光吧,初生牛犊不怕人,看到人还很兴奋,反倒是我们被追得四处乱跑,小牛们突然安静下来,原来是有美女给拍照。不知小牛是被美女吸引,还是被美女的一袭红衣吓住了,暮色中山坡上孤独的老牛,我们也即将随着夕阳离去。希望这样的村落能够永久保留下去,不会由于残破衰败而消失,也不会因为过度开发而改变。回到下榻的长白山天域酒店,忽然发现酒店的大堂也是由实木构成,充满林区特色。不知建筑师在设计这座长白山脚下的5星酒店时,灵感是不是来自于长白山深处的小木屋呢,也许这就是另外一种传承吧!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木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