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材网 - 木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价格行情 | 技术前线 | 行业标准 | 专家看市 | 政策法规 | 选材指南 | 营销策略 | 企业新闻 | 商业数据 | 技术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木材百科 > 红木资源告急 倒逼红木家具行业转型
M.biz | 商业搜索

红木资源告急 倒逼红木家具行业转型

信息来源:wood-china.com   时间: 2014-09-05  浏览次数:422

    邓雪松,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学术顾问。
  在2013年“首届中国(仙游)中式家居文化高峰论坛”上,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邓雪松先生率先提出了“木材资源告急,倒逼红木家具行业转型”的课题,探讨红木家具木材的消耗量到底有多大?行业后续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红木家具行业又将如何转型?为此,本刊记者特别对邓雪松先生进行了专访……
  红木原材料资源紧缺的市场表现
  记者:我国的红木家具行业发展迅速,从各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表现来看,行业一直在发展壮大,但是近年来有关名贵木材资源枯竭的说法愈演愈烈,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红木资源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资源不足到了怎样的程度?
  邓雪松:我去年提出了“木材资源告急,倒逼红木家具行业转型”的呼吁,正是基于近年来名贵红木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而自然林木资源逐步枯竭的事实。以黄花梨来举例,无论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越南黄花梨,现在已经从木材批发交易市场中完全消失了,只是在收藏家之间以几根料、几块板的方式论斤买卖,资源的枯竭已是不争的事实。资源枯竭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了黄花梨价格的持续上涨,并使得绝大多数企业从黄花梨家具的生产制作中出局。
  记得在2004年左右,伍炳亮先生和我谈到很看好越南黄花梨的市场前景,计划购买几千吨囤起来以供长期使用。随后他派专人前往越南与老挝一带,实际调查越南黄花梨的原生林储备存量,得到的反馈信息是没必要大批量购买,因为当地黄花梨原生林连绵不绝,根本砍不完,所以采购计划就这样放弃了。到了2009年左右,越南国内正经历金融风波,另外一个朋友觉得正是逢低大批量购买的好时机,于是携巨款前往越南准备捡漏,等深入林区一看,当初漫山遍野的原生林已经被砍伐殆尽,连树根都荡然无存,这就是名贵林木资源被迅速消耗的残酷事实!
  如果我们站得高一些,将越南黄花梨和老挝红酸枝做个对比,就会发现,当前老挝红酸枝的价格就是越南黄花梨前些年的价格,老挝红酸枝的木材资料还能撑多久?越南黄花梨资源枯竭的现状就是老挝红酸枝的明天。
  不仅是黄花梨、紫檀、红酸枝这三大名贵木材资源稀缺,其它常用的红木原料资源也日益紧张,例如微凹黄檀、缅甸花梨、白酸枝等木材在老挝大红酸枝价格急涨后,也随之同步上涨,这就是资源紧缺的市场表现。很显然,红木家具行业面临名贵木材资源枯竭的事实,已经摆在了面前。
  目前红木原材料每年约消耗220万吨
  记者:红木家具行业在当代兴起至今不过十年,为什么一个行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资源告急这种根源上的危机呢?目前整个行业对于材料的消耗量到底有多大?
  邓雪松:红木资源出现危机,与行业前期的发展方式息息相关。回顾行业十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以粗放式的生产加工方式开料制作,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批零兼营,以一哄而上的方式开厂设店。尤其是近些年来,更有大批场外资金纷纷加入到这个行业,行业规模在迅速扩大的同时,对名贵林木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以惊人的数量在增长。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红木家具生产销售企业约两万多家,其中生产制作企业约13000多家,每年需要消耗多少材料呢?我们依据企业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做个粗略统计:每年消耗材料在50吨左右的小型企业占了企业总数的45%;每年材料消耗量在150吨左右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约38 %;每年的材料消耗量在350吨左右的约15 %;而每年消耗材料量在1500~2000吨之间的大型企业则占企业总数的2%;按照以上数据计算,生产企业每年消耗的材料总数约220万吨,这里面还不包括场外资金购买材料进行收藏囤积的数量,以及用于家具生产制作之外的其它材料消耗。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我们必须意识到名贵林木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红木范围类的木材成材周期都很缓慢,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也很大。正是基于这种资源迅速消耗与逐步枯竭的事实,各木材出口国家才做出反应,陆续推出一系列限制木材出口的措施。
  红酸枝的价格上涨将迫使大部分企业出局和转型
  记者:每年220多万吨的红木材料消耗量确实非常惊人,红木家具行业不断增长以及名贵木材资源将进一步枯竭是短期内无法回避的矛盾,那么您认为这种供需矛盾体现在红木家具行业发展中会有哪些影响,行业将呈现怎样的状况?
  邓雪松:这种名贵木材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供需矛盾,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一系列矛盾。木材资源的逐步稀缺造成价格的上涨,一方面让我们的企业享受到因为材质上涨而带来利润增长、身价倍增的喜悦;另一方面行业又因为材质的价格上涨而快速洗牌,越来越多的厂家从名贵木材生产制作中被迫出局,转向价格相对低廉的木材加工制作。
  例如,在2009~2012年期间,以老挝大红酸枝为主要用材的厂家,基本可以占到行业的70% 左右,2013年老挝红酸枝价格大涨后,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我觉得至少有50%的企业会从老挝红酸枝家具制作中出局。在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方向不发生逆转的情况下,老挝大红酸枝木材资源必将更加紧缺,而价格在未来4年内再继续上涨2倍左右是可以预见到的。现在的红酸枝就是前些年越南黄花梨的价格;未来红酸枝的市场发展趋势和生产企业状态,就是现在越南黄花梨的状况。
  当初选用越南黄花梨来生产制作家具的企业,可以说99%都从这个材料的制作领域出局了。什么叫做出局?出局并不仅仅因为这个企业没有或者买不到材料,而是即使有了材料也不敢开料做家具,做了家具也卖不出材料的价格,挣不到钱。这种出局,是企业没有在发展过程中准确定位,没有抓住机会练内功打品牌,没有随着材料价格同步发展和前进,和黄花梨的档次不匹配,从级别和档次上出局了!
  红酸枝的价格上涨迫使大部分企业出局和转型,很多企业目前还没有意识问题的紧迫性。回顾行业十多年的发展,做得顺、发展快的往往是选对了木材,踏准了节奏。黄花梨、紫檀、红酸枝这三种名贵木材的材质得到了历史检验,价值获得了广泛公认,并各自都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家具体系:黄花梨就是明式家具,紫檀就是京作家具,红酸枝就是广式家具,行业中做这三类木材的企业基本都发展得不错,回报也丰厚。但是红酸枝之后呢?退路在哪里?很多企业认为不做红酸枝后只要转向价格相对低些的木材就可以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可以说红酸枝资源的紧缺,已经迫使行业不得不转型了,不是做不做红酸枝的问题,而是企业如何生存的问题!
  大红酸枝资源告急,邓雪松八问生产企业何去何从
  记者:您提到老挝红酸枝资源的紧缺,导致企业面临的不是做不做红酸枝的问题,而是企业如何生存的问题。可否更加具体来分析?
  邓雪松:我在行业会议的发言中,提出如果红酸枝的价格再上涨1~2倍,销售和制作红酸枝家具的企业该如何面对以下八个问题?
  一问:当红酸枝木材价格再上涨1~2倍,你现在的客户还会是你的客户吗? 客户收入没有同比例增加,木材价格越高,针对的消费群体就相对高端,而消费人群必然也就越少。
  二问:当消费人群减少后,你现在的销售方式还有用吗?原来以加工供货批发为主的厂家,将面临批发业务的锐减;以面向终端市场的零售企业,将面临品质与品牌影响力的激烈竞争,同时二线城市的销售将受到很大影响。
  三问:你现在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制作方式还有用吗?材质价格越高,客户对于工艺与品质的要求就越高。工艺与造型不过关,没有达到相应等级的家具还卖不出材料的价格。海南早期土作的海黄家具价格肯定卖不出当前的材料钱,这就是明证。
  四问:你现在的产品款型与市场定位会有用吗?红酸枝在前些年是物美价廉的代表,大部分生产企业制作的都是以实用类型的家具为主。如果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红酸枝家具主要针对高端消费市场,消费者购买红酸枝家具将会由实用转向收藏,更追求款型比例的精准和经典。
  五问:你的盈利能力还能保持不变吗?材料价格高了,人工成本高了,资金压力大了,消费群变小了,你靠什么来挣钱?
  六问:你到底还做不做老挝红酸枝?何去何从?受到红酸枝家具的市场前期存货、出局的企业抛货的制约,市场库存的家具还将制约红酸枝家具的价格和材料挂钩。也就是家具和材料价格倒挂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你有订单了,进不进材料?进材料的话做好的家具往往还卖不出材料的价格;有库存的材料,做了家具来应对订单,还不如直接卖材料挣钱,怎么办?
  七问:你有多少料,你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库存红酸枝材料有千吨以上的企业在红木行业也有十多家,如果这些企业是连续3~5年左右逐渐囤积起来的,以当前30万元一吨等级的材料举例,他们分几年逐步购买,平摊下来每吨的成本可能只有15万元。假设一吨材料可以做3张罗汉床,你做的罗汉床每张木材成本是10万元,那么别人的成本只有5万元,如果卖10万元一张,别人有一倍的毛利润,而你却要亏本,该如何竞争?
  八问:如果不做红酸枝,你准备怎么做?假如材质往下调整,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材质,这种简单的转变如何解决人工成本和木材成本平衡的问题?昨天使用红酸枝做家具,今天用缅甸花梨做,人工成本是不会降低的。材质调整,是客户群的调整,是产品类型的调整,名贵材质偏收藏,而廉价材质偏实用。材质的调整,也是竞争对手的调整:材质相对低廉的领域是大型航母级、连锁式企业的势力范围。那么,中小型企业产品到底该如何定位和生存?
  转型,首先要以做家具的态度来做家具
  记者: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红木家具企业该如何进行升级转型呢?在具体的做法上您有哪些建议?
  邓雪松:关于如何转型和升级,我建议企业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看到别人做什么挣钱就跟风做什么。因为每个人不同,脚下成功的道路也不同。现在行业中存在一个怪象,每个企业的名称和店面装修都不同,但是大部分企业展厅的家具都是可以互换的,换了也基本看不出来,这就是问题所在。除了我们这个行业,其它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这个现象,例如服装行业已经深度细分了,各个品牌都只是针对特定的年龄群、地域、性别以及消费者收入多少来进行精准定位的。
  红木家具企业转型首先要从观念上转变,不要只是以做生意的态度来做家具,而应该以做家具的态度来做家具;不要站在急功近利的角度,抱着赌一把的心理希望捞一笔后走人,而应该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分析行业整体发展的阻碍、格局和趋势,冷静思考自己要干什么?要做什么类型的产品,为什么要做这类产品?具体的销售对象是什么人群?我的产品和别人相比有什么优势?我以什么方式推荐和卖给客户?……这些问题就是对企业发展的冷静思考,对产品进行准确定,并运用有针对性的产品对销售市场进行精准定位和细分。
  具体来讲,产品的转型和调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在明清家具风格体系之内,第二种是在明清风格体系之外的。目前明清风格体系之内的,行业内绝大部分都是“万家一面”的明清仿古家具风格,和采取粗放式生产制作模式。如果是在明清家具风格体系之内进行转型和升级,就需要在风格品韵、工艺的多样、材质处理的独到、款型的搭配和丰富等方面研究和发展,强调特色化和差异化的竞争,在任何一个方面深入去做,真正深入到一个程度就一定可以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明清风格体系之外,可以向品牌化的“中式家居”领域拓展,这个范围内强调的是将传统硬木家具的榫卯结构与元素,与当代生活紧密相连,创造出符合当今生活的中式家居文化。当前的“中式家居”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概念还比较空泛,也缺乏成熟的产品和品牌。在红木家具行业发展的后一个十年,这个领域将会逐步扩大,大有可为!
  名贵红木的出口限制,弊在当前,利在千秋
  记者:从目前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陆续限制名贵木材的对外出口以及木材资源的逐步紧缺来看,对于红木家具行业的稳步发展是否影响巨大?对此,您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邓雪松:站在世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对于名贵木材资源的交易限制是件好事。站在红木家具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利有弊,弊在当前,利在千秋。如果不是依靠自然资源的迅速消耗,带动木材价格上涨,并由此带来的成倍收益,我们行业的利润能有多少?和现代家具企业相比,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企业管理、品牌打造、营销理念上,红木家具都落后很多。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行业发展的前十年,是密集的廉价劳动力+粗放式加工制作, 并依靠对几百上千年积累起来的自然资源迅速消耗而崛起的。我们在经济效益、产业规模、产品数量上虽然超越了历史,但是在传统家具行业的技能培训、技能等级鉴定、产品等级标准、造型设计的艺术教育、以及家具的艺术成就上却严重滞后!如果说传统家具是文化产业的话,那么现在是只有产业规模,没有对文化同步发展。
  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一个依靠自然材质消耗而飞速发展的行业模式,肯定不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可能;一个只要是做红木家具,不管做成什么品质都能挣钱的市场,一定不是一个正常和成熟的市场。选用名贵稀缺的自然材质,加上传统手工艺制作方式,并承载着千年家具文化传统的产品,只能依靠木材价格上涨而盈利,无法由加工制作向设计制作转型,无法实现企业品牌的溢价、文化艺术附加值的企业、企业品牌附加值的行业,也不是一个真正成熟和成功的行业,也无法赢得历史的尊重。
  前一个十年,以自然资源迅速消耗而盈利和壮大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下一个十年,我们是否能够冷静分析行业发展的方向,找出如何转型升级之路,不是行业理念是否先进的问题,而是攸关企业存亡的问题,值得每一位行业人士深思。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木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