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材网 - 木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价格行情 | 技术前线 | 行业标准 | 专家看市 | 政策法规 | 选材指南 | 营销策略 | 企业新闻 | 商业数据 | 技术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废木材变手工艺品!成都这个社区挑战废品改造 解锁“零废秘境”
G.biz | 商业搜索

废木材变手工艺品!成都这个社区挑战废品改造 解锁“零废秘境”

信息来源:wood-china.com   时间: 2025-05-18  浏览次数:58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摄影报道

  木材摇身一变成了龙猫时钟、创意花朵时钟,还有浪漫爱心造型……5月16日,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东林景忆小区,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手工活动。活动的参与者,都是社区周边居民。

废弃物变时钟摆件

  活动现场,“木工老师”刘定平熟练地将木头加工制作成时钟的部件,而这些材料大多来自小区居民淘汰的废旧物品。“我们今天要做时钟,之前还做过灯具,用到的材料大多都是废旧物品。”东林社区居委会委员周静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变废为宝”的过程既能感受到挑战带来的乐趣,又能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一举多得。

  各种天马行空的时钟摆件

  竟是由废弃物做成的

  “刘大哥,你帮我做一块三角形的材料,我挂在这个时钟的后面当底座。”当天上午,封面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社区成员拿起了造型各异的木材开始天马行空地制作木头时钟。

  一边是制作现场的欢声笑语,一边是锤子的敲击声、砂纸的打磨声。居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刘定平的帮助下,将木材打磨成不同形状的材料,比如龙猫、爱心等,再进行拼接、装饰,装上时针和电池,一个时钟摆件就做好了。

刘定平会根据需要打磨木头形状

  这些木头,大多来自社区居民淘汰掉的旧家具。这个“变废为宝”的过程,还要从几年前的一次城市更新说起。

  周静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东林景忆小区是一个混合安置小区,随着居民生活改善以及城市流动性增加,近年来很多居民淘汰了家里的废旧家具,虽然物业每年会统一清运,但久而久之还是在小区内形成了一个堆放废弃大件的回收场,这个“摆烂空间”也因影响小区环境,让居民感到很“恼火”。

  “到底是拆除还是保留?或者能不能利用起来?‘摆烂空间’成了小区的核心议题。”针对这个问题,社区多次召集居民、小区物业、院委会、社区规划师等进行讨论。去年,社区在参加了成华区的规划设计节时,又开了一次“坝坝会”,“社区居民就提议,要将这些大件废品再生循环起来。”于是,一个低碳绿色社区建设就行动起来了,他们取名为“零废秘境”可持续项目。

大家对社区里的废弃物堆放空间进行了改造,制作手工艺品的木材就来自于这些废弃家具

  从“摆烂空间”到“零废加工坊”

  打造变废为宝的绿色空间

  说干就干!2024年底,借着社区规划设计节的契机,大家将设计大赛的成果顺利转化落地。

  经过1个月的努力,小区里的“摆烂空间”成功变身,原本裸露的回收场穿上“新衣”并规整出入口,给废旧家具建了一个整洁的“家”,回收场的“隔壁”也变成了循环手作体验基地“零废加工坊”。

制作现场

  “零废加工坊”诞生后,社区引入专业木工台锯,小区里有木工特长的刘定平成了“主理人”,他带着居民收集制作了20余件木工工具,形成了加工坊的雏形。

  同时,加工坊还联动院落自治队伍“我家后花园服务队”,划分出一部分空间交由热爱园艺的居民打造育苗基地,利用废旧木料制作花箱、堆肥箱,打造出无土栽培“绿岛孵化器”和居民切磋园艺的“种子交换站”等低碳循环新场景。

  周静告诉记者,“零废加工坊”作为社区共创场所,承载着大朋友、小朋友的创意,原本废弃的材料通过大家的手艺,变成了一件件精美实用的手工家居装饰品和环保装置,此前还做过昆虫旅馆、人工鸟巢、木叶画、木艺挂件、木质台灯等。

社区居民展示她的作品

  对于有需要的居民,“零废加工坊”还可以根据废旧大件的状态进行修复加工,或是通过整件或零件组合低偿出售。居民杨阿姨最近就“淘”到了两张用旧木材改造的小木凳,“我很赞同这种旧物改造的形式,我们经常参与加工坊的活动,这对家里的小孙女是一种正面引导,让她从小培养环保和创新的观念。”杨阿姨点赞说。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木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